對于新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往往由建筑設計單位根據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制定相應設計方案。作為業主和施工單位必須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材料的選購和施工。如需變更,也必須征得設計單位的同意。
對于舊建筑的防水補漏,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案的選擇往往由業主和施工單位決定。一般而言,舊建筑的防水施工必須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一、盡量在迎水面進行施工。從迎水面進行施工可以將漏水封堵在建筑物的外表面之外,防止其滲透進裂縫,腐蝕建筑基體,從而達到防水除隱患的目的。只有在迎水面附屬物太多,或者確實無法施工的情況下才考慮從背水面進行施工。背水面的施工一方面要盡量采用柔性材料的填補,另一方面要在滲透區域做好防潮封閉的工作。
二、施工過程中盡量采用破壞性小,不易產生二次傷害的施工方法。在選用了耐老化、承接強的防水材料后,可考慮直接在舊的防水層或隔熱層上進行裂縫填補或整體涂布的施工工藝。這樣既不對原有的防水層、隔熱層產生破壞,也不會影響建筑本身的安全。而且施工工期短、施工費用低、噪音小不擾民,施工垃圾也少。目前社會上有一些打著“防水補漏”招牌的流動補漏車和人員,他們往往采用將小裂縫砸開成大坑填補漏材料的方法。既增加了補漏成本,又給建筑帶來了二次傷害。
三、施工時應盡量將隱患全部處理,不留后患。對于因防水材料老化而出現多處滲漏的情況,最好進行整體涂布。而不要只是對現有滲漏部位進行處理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因為材料的壽命一般是同步的,當某些部位材料老化時,其他部位的材料也即將老化。如只局部處理,則當新的老化部位出現后又會產生新的滲漏點,導致防水失效。而往往補漏的建筑會進行重新修裝,防水失效會給業主帶來很大的損失。
對于一些基材本身出現破損的部位要及時進行更換。對于彩鋼瓦、鍍鋅瓦等金屬材料因使用年限長出現的嚴重銹蝕,應采用化銹防銹液和防腐涂料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對于外墻的滲漏除采用防水膠對寬縫進行填補后,對于墻面上存在的細小裂縫還需用透明防水涂料進行整體處理。施工完畢后應反復進行試水或者試雨,檢查存在疏漏的部位。對于一些隱蔽的漏水點,要認真排查及時進行修補。
四、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安全。由于防水補漏往往在屋頂、地下室、衛生間甚至外墻等處施工,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并配備必要的安全裝備和設施,比如安全帽、安全繩、防護眼鏡、手套、耳塞等。在外墻上進行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有高空作業證,施工過程中業主和施工單位必須抓好現場管理,使施工過程有條不紊、安全地進行。
上一條:怎樣選擇優質的防水卷材?